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大棚

2020-07-22

一、概述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 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智能控制是为了达到节能、舒适、便利的目的,要求对城市、家庭、农业等的智能控制和监视制定细致的策略和方案。但是,传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很难达到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界尝试了很多办法,但基本上都属于封闭式的,多采用私有协议,彼此间难以互通,导致结构不透明,灵活性、扩充性不佳。从长远看,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开放,尤其是智能控制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其中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控制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土壤成分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远程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农业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设施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农业控制采集

二、建设方案

在每个智能温室大棚内部署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来监测大棚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参数;每个温室大棚内部署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用来监测大棚内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度等参数。大棚内仅需提供交流220V市电即可。

每个温室大棚园区部署采集传输设备(包含中心节点、无线4G网关、无线4G网卡等),用来传输园区内各温室大棚的传感器数据、设备控制指令数据等到GiveLink云平台。

温室大棚园区部署采集传输设备

在每个需要智能控制功能的大棚内安装智能控制设备(包含一体化控制器、扩展控制配电箱、电磁阀、电源转换适配设备等),用来传递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执行设备。实现对大棚内的电动卷帘、智能滴灌、智能通风等行为的实现。

三、系统架构设计

(1)总体架构

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传感信息采集、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和远程控制四部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大棚设计方案

系统的总体架构

(2)系统中包括两个部分:

Ø Zigbee/lora协议采集终端;

Ø 4G网关;

(3)传感信息采集:

数据采集系统,主要负责温室内部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以及视频等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数据传感器的上传采用ZigBee和Lora两种模式。

在Zigbee传输模式中,传感器数据通过Zigbee发送模块传送到Zigbee中心节点上,用户终端和一体化控制器间传送的控制指令也通过Zigbee发送模块传送到中心节点上,省去了通讯线缆的部署工作。中心节点再经过4G网关将传感器数据、控制指令发送到上位机的业务平台。

四、大棚现场布点

大棚现场主要负责大棚内部环境参数的采集和控制设备的执行,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光照、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数值。

实时监测大棚现场的传感器参数

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访问系统业务平台,实时监测大棚现场的传感器参数,控制大棚现场的相关设备。Zigbee模式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方便等优点。

控制系统主要由一体化控制器、执行设备和相关线路组成,通过一体化控制器可以自由控制各种农业生产执行设备,包括喷水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等,喷水系统可支持喷淋、滴灌等多种设备,空气调节系统可支持卷帘、风机等设备。

采集传输部分主要将设备采集到的数值传送到服务器上,现有大棚设备支持4G、有线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在传输协议上支持IPv4现网协议及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

业务平台负责对用户提供智能大棚的所有功能展示,主要功能包括环境数据监测、数据空间/时间分布、历史数据、超阈值告警和远程控制五个方面。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视频设备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功能。数据空间/时间分布将系统采集到的数值通过直观的形式向用户展示时间分布状况(折线图)和空间分布状况(场图)、历史数据可以向用户提供历史一段时间的数值展示;超阈值告警则允许用户制定自定义的数据范围,并将超出范围的情况反映给用户。